冬季,文青們偏愛北方的雪景,而吃貨們,偏愛南方的美食,尤其是那只相貌黑丑的醬鴨,越是寒冷,醬鴨獨有的味道越是在腦海里揮之不去。
冬吃醬鴨,其實已不再是南方人獨有的情愫。很多北方好友每年春節也都會買幾只包裝精美的醬鴨回家,但味道總比期待中的差那么一點。
紹興是一個人杰地靈的地方,出了很多的名人,魯迅先生,秋瑾,范文瀾、朱自清、竺可楨……素有“水鄉,橋鄉,酒鄉”之稱。作為紹興地區出了名的醬鴨,自然也會在這寒冷的冬季帶來屬于它的專屬味道。

在諸暨地區生產的醬鴨從鴨子開始就顯得格外與眾不同,用的是入榜《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的紹興麻鴨,有“禽中明珠”的美譽。

每年立冬過后是紹興麻鴨最肥嫩的時候。等到時機成熟,商人們會將早已物色挑選好的上品麻鴨拉回家中,分批制作醬鴨,一次做五六十只,數量不多。做好的醬鴨,肉質飽滿,更有清熱解毒、滋補降火,健康養生的功效。

年關將至,年貨自然也要快快預備起來。醬鴨、臘腸、魚干等必不可少,抓緊選擇和自己口味的東西帶回家,在家品嘗屬于紹興的年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