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鴨子在水里為什么不怕冷?
鴨子終年大半時間是在水里過的。由于鴨子長期生活在水中,它身體的結構就有很多適應在水中生活的特點,如在體內許多地方及內臟周圍有很多脂肪,尾部有一對很發達的尾脂腺,身體的外表又披著一層厚厚的不容易透水的羽毛。當鴨子從水里爬上岸后,我們常常會看到它用嘴往尾巴背面的尾脂腺上啄,又往周身的羽毛上擦,梳理濕了的羽毛,除掉水,還上了一層油,使羽毛保持不透水的特點。
冬天室外空氣中的溫度,一般比湖里的溫度低一些,所以鴨子在水里并不比在陸地上呆著來得冷。況且,鴨子在水中經常地游動, 身體內的溫度就會增加,更能防寒了。同時,鴨子身體所發出的熱量,有一層厚厚的羽毛包住全身,能防止熱量的散失,鴨子就更不怕冷了。
科學家們研究過鳥類的體溫,鴨子的正常體溫在42℃ 左右,比人的體溫高出5~6℃。它也能調節體溫。鴨子的代謝水平也較高。加上水禽(如鴨或 鳥)的脛骨或跗骨里的骨髓凝固點很低,在溫度很低時也不會凝固,因此,鴨子長期站在冰水中,仍能保持腳上液體的流通,腳掌不怕冷凍。從 以上幾個情況,就可知道鴨子在冬天 呆在水里為什么不怕冷的道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