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訊》本周發表的一項分析An intercross population study reveals genes associated with body size and plumage color in ducks發現了與北京鴨白羽和體型較大相關的基因突變。這一發現揭示了北京鴨經過幾百年選擇形成的一些性狀的遺傳基礎。

北京鴨實驗室里的F2雜交鴨。
Dr. Yu Jiang
公元前500年綠頭鴨在中國中部被馴化,后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地方鴨品種。其中,北京鴨就是幾百年高強度人工選擇的結果。不過,研究人員此前并未發現與北京鴨白羽和生長速度快等優良性狀相關的基因改變。

圣地亞哥動物園里的綠頭鴨。
Dr. Yu Jiang
中國農業科學院的侯水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姜雨和同事對40只綠頭鴨、來自12個不同品種的36只地方鴨 (包括紹興鴨和高郵鴨)和30只北京鴨的基因組進行了比對分析,發現選擇信號后,研究人員再將綠頭鴨與北京鴨進行雜交,繁殖了1026只家鴨。
通過對這些雜交鴨的研究,作者確定了北京鴨白羽、體型較大、飼料轉化率較高相關的兩個基因突變。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與白羽相關的名為MITF的基因發生了突變,另外一個獨立的突變可能造成了出生后IGF2BP1基因的持續表達,以及最終的產肉量增加。

和北京鴨體型大小相關的基因分析。
|